1磁性增强识别技术有效划分油气藏烃流体界面
碳氢化合物流体界面作为划分不同烃类物质以及地层水的重要依据,对于刻画油气藏特征、确定油气储量以及生产都具有重大意义。通常碳氢化合物电阻率明显高于水的电阻率,因此可以通过电阻率快速识别油水界面和气水界面;但油气之间具有相近的电阻,因此传统电阻率快速方法不再适用。
2纳米颗粒循环注气技术提高页岩油采收率
页岩油通常采用大规模水力压裂开发,产量递减很快,初始采出程度低。纳米颗粒循环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已在美国主要页岩油产区开展了规模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页岩油的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3同步压裂技术进一步提升非常规油气作业效率
针对非常规油气开发面临的如何进一步提高压裂效率的难题,同步压裂技术通过一套压裂机组同时对两口及以上的邻近平行井进行压裂,来提高效益和效率,减少作业天数,快速投产,提高投资回报率。
4海底自动化节点地震勘探取得新进展
海底节点地震采集可在深水油气勘探中提供更宽方位、更高品质的地震数据,从而提供更高精度的地下图像。但由于采集成本较高,且利用水下机器人(ROV)进行布设回收,效率较低,致使海底节点地震勘探没得到广泛使用。
5高精度随钻核磁共振测井提升复杂储层评价能力
核磁共振测井测量的T1谱和T2谱适用范围不同,传统核磁共振测井更注重T2谱的测量,限制了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应用。斯伦贝谢公司推出的MagniSphere高精度随钻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可同时测量T1和T2,适用于更复杂的井下环境。
6有缆供电钻杆的成功研制推动钻井向井下电动化迈进
向井下安全可靠地供电,是长期困扰钻井界的一大技术瓶颈。一旦攻克了向井下供电技术,也就同步解决了数据的实时、高速、大容量、双向传输问题,从而推动钻井井下电动化、智能化和实时地层评价。挪威一家公司研制成功了可向井下供电的有缆供电钻杆。
7大型低温液化氢运输船...大容量液化氢运输趋势
氢是未来燃料的...材料,是燃料排放引发环境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案。随着用氢量的扩大,建立液氢安全供应链的需求日益提升。船舶运输是液氢运输的有效方式,当前以小型运输船为主,缺乏大型运输工具。川崎重工设计了一种万立方米级的大型液化氢运输船。
8高收率烯烃催化裂解技术取得新进展
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高收率烯烃催化裂解技术(OCC)获得2021年度美国《烃加工》杂志石油化工技术奖。这是我国石化技术获得这一国际奖项,标志着这项技术受到全球石油化工领域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认可,对我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9中国在实验室实现人工合成淀粉
自然界的淀粉由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来自阳光的能量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由中国科学院完成的国际上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为淀粉的工业生产和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该成果发表在2021年9月的《科学》杂志。
10一项具有革命性的塑料回收工艺成功实现商业化
2021年11月,霍尼韦尔宣布了一项具有革命性的塑料回收工艺(UpCycle)。该工艺拓宽了可回收塑料的种类,并将废旧塑料转化成用于生产新塑料的原料,有助于减少制造原生塑料过程中的化石燃料消耗,从而降低碳足迹并实现成百上千次的回收循环利用,促进实现塑料循环经济。